什么是眼睑(什么是眼睑板腺囊肿)

尚力财经 151 0

【学界新著】

什么是眼睑(什么是眼睑板腺囊肿)-第1张图片-尚力财经

《迈向田野:理解中国的实践与书写》书影。云南人民出版社供图

2016年的秋天,当孙信茹教授开始为南方媒体写专栏的时候,我对她说,用另一支笔,可以打开认识社会的另一扇窗。5年之后,当我翻阅这沉甸甸的书稿时,不禁有了重新理解这些鲜活独特文字的强烈愿望。

因为身处大学校园,孙老师的书写主要是以学术论文的方式展现。即便如此,在她的学术书写里,依然有着异于常规的独特叙述与阐释。这种充满田间地头的日常与家长里短生活情态的表达,恰恰是学术书写最具活力的部分。经由这些最具“人间烟火”气息的经验性表述,人们更容易切近于学理性思考的广袤原野。在我们一起举办的“一墨”读书会学术活动中,孙老师总是以近乎痴迷的方式,经年累月地诠释着她的学术观念——学术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有机体,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理性观照,学术研究是观察、思考和理解中国社会的深刻方式。由此,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言说:孙老师的论文,总是贴着个人标签的。不用看论文的作者,只要看论文的表述,就知道是孙老师写的,孙老师的论文总是那么“好看耐读”。从这个角度看,孙老师写论文的这支笔,已经浸染了鲜明的“新文本”意味。

在这里,我更想分享的,是对孙老师的另一支笔及其书写的理解。回到5年前,孙老师捡拾起这支笔的时候,问我这算不算不务正业?当时我回答的大意是,先试试手,进入一个新的表述世界,也许是重新发掘自我的一个机会。向来随性的孙老师便欣然接受了。没想到的是,这另一支笔的书写,竟时断时续地坚持下来,先后发表了20余篇作品。更没想到的是,这另一支笔,竟也成为学术研究中田野作业的书写利器,其文字量和篇目数则可以用海量来形容了,同时,这样的书写也深深地影响了她指导的学生们,成为他们田野书写的重要取径。

本书收录的作品,全部都是孙老师和她的“追随者”们用“另一支笔”写就的,也基本上是在田野作业中完成的。作为每篇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我总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书写所带来的复杂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也正缘于此,从这些文本延伸出的诸多话题和讨论,便成为我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面。对此,在我们共同组织的读书会活动中,我也曾经多次尝试着从不同维度去表达我的理解和认识。现在,当再一次面对这些丰富鲜活的文字时,我觉得这些文本依然能不断地激发出我的新思考,这大概就是“新文本”的魅力吧!

我把孙老师的这些作品理解为“新文本实践”,主要是从文本话题、文本编织和文本书写三个层面来讲的。

先说文本话题,对一篇文章而言,话题往往具有先决性,它关涉到文章的生命力和穿透力。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这些作品的话题特征,我觉得就是“日常生活”或者“日常生活的社会关怀”。这些作品所关注的,大都是微观生活场景中的小人物、小事件或者小片段,基本上没有宏大视野之下的大命题。正是穿梭于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旅行”中,这些文本展示出极具张力的日常生活实践和社会图景,也形成了文本与阅读者的天然连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本并非停留于简单的经验表述层面,而是围绕经验事实,将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聚焦于特定话题框架之内,形成颇具启示性的言说与思考。这些文本一方面体现了“日常生活即话题”的特性,让我们对不同社会场景中个体、群体的行动过程感同深受;一方面又以“日常生活的社会关怀”,形成了话题言说的独特方式,让我们一起经历社会观察与体验中的思想历练。正是文本话题选择的日常性、生活化取向以及由此生成的社会意义探寻,激活了这些文本成为“新文本实践”的想象空间。

从文本编织的角度看,本书充分展现了“当你的眼皮真正贴近地皮,你才知道什么是草根”的底层叙事逻辑。这些作品讲述的都是基层社会普通人的“平淡”故事,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画面,更没有激烈冲突的元素,有的只是从容不迫的娓娓道来和促膝谈心。同时,这些“平淡”故事也不一定是完整而立体的,而只是普通人生命历程的一个侧面、一个阶段、一个生活片段,甚至只是某个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但这都不会成为我们去真实触摸“底层质地”的障碍。同时,在讲述日常故事的过程中,作品总能几乎不留痕迹地把我们带入一个引发思考的宽广领域之中,让故事背后的意义逐步浮现出来,给人留下思想的余味。对社会现象和故事的讲述与解读,大抵上就是“故事即理论”的文本编织之道了。

此外,本书下篇中的田野笔记,也是孙老师和“同行者”在田野作业中的新尝试。这些文本带有鲜明的实验性文本色彩,即身处同一时空场景共同经历一个事件过程的记述者,都在记述中保持了自己的观察视角、叙述重点与叙述风格。这样的多视点记述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冲突性,特别是细节上的出入,但这恰恰是差异性文本在“互文”对话中,让田野笔记得以生成新的意义。这样的“田野笔记丛”,既体现了文本编织的新观念,又是新文本编织的重要方法。

最后来说说对文本书写的理解。文本书写是书写者个性的缩影,书写者的经历愈丰富,文本书写的空间就愈广阔。孙老师有着从新闻学到民俗学,再从人类学到传播学的跨学科学习背景和研究经历。多学科视野和“跨界”言说能力成为她实践新文本的坚实基础和丰厚养料。她的书写,就像是一个奇妙的有机体,总是让人感受到不同书写形态的存在,这些书写形态却能在文本中做到相得益彰,不会产生冲突感。读她的文本,你能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光亮,你能感受到新闻领域深度报道的文字力量,你能感受到人类学田野作业的绵密叙述,你能感受到口述史学的质朴实录,你也能感受到非虚构写作的言语张力……除却书写形态的兼容有序,孙老师的文字表达平和清新,带有浓郁的文化蕴味,有天然的亲近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孙信茹教授做学问的一支笔,与做学问之外的另一支笔,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形构了一位学者的社会关怀。

本书的后记并非出自作者本人,而是我们指导的一名硕士生在阅读书稿之后的“真情流露”。这是一篇能激发读者和作者交流欲望的文章,同时也是这种实验性文本的一次特殊尝试。

成书之际,孙信茹教授依然随性,嘱我写个小序。尽管惶恐有加,终不能辜负美意。上述浅见,不免有陋薄之嫌,谨以小文,祝愿孙信茹教授在新文本实践的路上满径繁花!(作者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传播与社会研究基地研究员;本文经授权摘编自《迈向田野:理解中国的实践与书写》一书序言“作为实践的新文本”,现标题系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许革,张彦武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